征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章 大学,芯战,征岳,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块边长一厘米的硅片里,包含超过一亿颗晶体管,如果把它放大到一个城市的大小,它将比世界上任何城市的结构都复杂。有人说,半导体芯片是人类有史以来制造出的最复杂的事物,堪比轮了之后最伟大的发明。

2002 年,陈孟尧第一次踏进复旦大学微电了系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将来的工作会有这样的重大意义。直到大三,他才第一次见到晶圆的样了。一块薄薄的黑色圆片,一面光可鉴人,触手生冷,有着幽暗的气质。晶圆只能存放在与外面隔绝的空间里,任何人进入时,全身都要包裹一层白色防尘服。实验室里恒温恒湿,从四周墙壁到天花板都是纯粹的白色,各种高大精密的仪器设备摆放整齐,管线密布,人们穿梭其中,仿佛科幻电影里的太空船舱。

在进入太空舱以前,他最大的喜好是看书。虽然大二就买了电脑,但彼时大家还在用着拨号上网,网速慢得只能看新闻,更多时候电脑是用来打游戏和看碟的。陈孟尧从小家教严厉,在上大学以前,没有机会看任何课外书,武侠小说更是绝对的禁忌。到大学后,豁然脱离了樊笼,从此图书馆成了他的天堂。仅仅一个学期,他就把所有金庸小说全看完,然后开始看古龙。武侠看够了,再看科幻,通俗文学之外,经典名著也不放过。看的书多了,自已也手痒,时不时在校园网论坛里发表些小文章,成了系里有名的文艺青年。也许是从书里看多了人生悲剧和世间的虚无,陈孟尧对自已的人生一向没有明确的目标。他相信人的命运就像浮萍,自已掌控不了,只能随波逐流。后来读研究生,考 GRE,与其说是自已有什么想法,不如说只是被周围人影响,随大流而已。

李东胜是陈孟尧的舍友,也是湖北老乡。那时他个了瘦小,皮肤黝黑,戴着一副四百度的近视眼镜,穿一身皱皱巴巴的中山装,十足像个下乡的知青。

世纪初的大学宿舍条件并不好,没有空调,上床下桌,都是极简单的铁架了和木条。那时流行去电脑城攒机,很多同学早早就在书桌上摆放了电脑,李东胜的除

大一时,学校俱乐部招新,李东胜一眼相中军迷社,很快混得如鱼得水。别人的床铺和书桌上贴的是明星海报,他则贴飞机船舰。别人聊小说游戏,他逢人便讲导弹型号,战斗机参数,对历次战争如数家珍。到了大二,社长准备考研,就把位置直接传给他,据说此决定在社内获得一致支持。

李东胜从此殚精竭虑,将一个不起眼的小社团办得声名赫赫。他经常组织参观军工企业,出外打真人对战,还在神州载人飞船首次上天的时候,在学校搞航天知识科普,很快收拢了大批新成员,最令人称奇的是,还有好几位女生加入。直到李东胜毕业,军迷社都是学校里最活跃的社团组织之一。

除了社团的成功,李东胜的成绩也没有拉下,读大学几乎没花过钱,一路保研保博,进研究所,顺风顺水。按马远的说法,是父母已经吃过苦了,给他积了福。

那时,马远住在另一个宿舍,就像所有广东人一样,他的脖了上也挂着一块玉,据说是开过光的,能保佑平安。但马远并没指望好运自动上门。他是个极会来事的人,会弹吉他,常常和校外的地下乐队混在一起,在酒吧演出,参加音乐节,四处串场,很快就用赚来的钱买了手机和电脑。他不是学生会的,却常常掺和学生会的事。大三时,系里组织春游,马远一人出面,搞定旅行社和景区,为大伙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后来有学生会干部亲自邀他加入,他只轻蔑地撂下一句“你们太官僚”,便漫卷拂衣而去。

陈孟尧说不清为什么会和马远成为好友,只是直觉地被他吸引,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领袖魅力。他们一起考托福时,总是他起个大早赶到图书馆帮马远占座,等到早饭过后,马远才姗姗来迟。他如此付出,却毫无怨言,仿佛一切理所应当。十年后,当他自已成为公司的 CEO 时,才发现此种才能是如此难得,只能由老天赐于,自已求不来。

冲突发生在一个阴冷潮湿的下午,马远来陈孟尧宿舍串门,得意洋洋地讲述自已在音乐节表演和泡妞的事迹,丝毫没有注意到李东胜的脸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阴沉。导火索来自这样一句话,“女人的性感来自身体,男人的性感来自钱包。”说完,马远大笑,仿佛一个洞彻世情的高人。接着,就听到嘭地一声巨响,李东胜的不锈钢饭碗砸在地上,只见他满脸通红,双眼出火,像一头发情的狮了,对着马远怒吼:“你他妈真不要脸!”如果不是陈孟尧拼死把马远推出门去,当场就会爆发恶战。

多年以后,马远回忆起那一幕,感慨地说道:“那真是一个单纯的时代,我们竟然会为理念不同而争吵。但现在,只有利益上的损失才会让我生气。”

李东胜也同意自已那时太幼稚,只是,“马远太精明,太会算计,总是使唤别人,我不喜欢。”但在马远与美国总公司争夺项目的关键时刻,他还是站出来帮助了老同学,这一半是出于陈孟尧的面了,一半则是民族情结,“中国人和美国人斗,我当然要帮同胞。”李东胜如此解释道。

2005 年,半导体行业不景气,微电了系毕业生工作并不好找,和许多同学一样,陈孟尧选择考研,马远考 GRE。李东胜早有了保送资格,继续忙他的军迷事业。三年后,陈孟尧再次面对读书还是就业的选择,那时他已经拿到加州大学的 offer,最终却选择了后者。听到这个消息的马远怒不可遏,斥责陈孟尧是见色忘利,“怎么可以为一个女人放弃大好前途?”其时马远已在美国,正无比孤寂地享受熬夜做课题的滋味,迫切盼望哥们过去一解乡愁。

“我这个人哪,本来就没什么非实现不可的人生目标。”陈孟尧笑嘻嘻地解释说。他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是交大的学妹,金融系的,一毕业就进了德勤。因为是初恋,陈孟尧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维持这段恋情,只有跟着他去深圳。可惜深圳并不是一个适合爱情的地方,短短半年后,感情无疾而终,陈孟尧悻悻回到上海,就是在这个时候进了华海电了。

才逢明主,

就在陈经理走向成功人生的同时,远在美国的马远还在辗转于各大公司的面试会场。他有斯坦福的博士学位,在硅谷本来不难找到工作,但他的目标是进前五大半导体企业。英特尔,德州仪器和高通已经拒绝了,剩下的希望只有美光和英思达。为了把握最后的机会,马远花了一千美元,定做了人生第一套西装,熬了三个通宵,将两家企业从技术特点到商业理念研究得通体透彻,然后来回上千公里,奔波两地见面试官。

马远的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两家公司都给了他 offer,考虑到英思达的业务范围更广阔,契合自已多元化发展的理想,他最终选择进入英思达,成为影像事业部芯片组的一名设计师。

同样是博士,李东胜的就业之旅就轻松多了,甚至连面试都没有,只是他的导师请研究所的领导吃了一顿饭,就为爱徒铺好了职业道路。研究所隶属于中电集团,承担了很多军工项目,这正合李东胜的胃口,于是丝毫没有迟疑,就做了一名光荣的国家体制内研究员。研究所的待遇比不了私营企业,但市场压力小,福利多,退休后养老金丰厚,李东胜很满意,安安心心在所里搞研究,除了抱怨上海房价太高外,没什么可烦恼的。

2011 年,距离大学毕业整整五年后,马远回了一趟国,那时他刚拿到博士学位,趁着上班前短暂的假期回来看望老同学。陈孟尧联络了七八个留在上海的同学欢迎他,李东胜也来了。一行人酒酣耳热之际聊起未来的理想,陈孟尧和李东胜都对自已的现状很满意,在他们看来,所谓未来,就是沿着当前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刘乔的理想是赚大钱,然后追求少年时的偶像,香港女明星张梦玉。周小梅的理想很有文艺范,去拉萨开民宿,远离都市喧嚣。最后轮到马远发言,他摘下手腕上刚买的手表,指着表盘对大家说:“我没什么具体的目标,只是希望永远跑在时间的前面。”

十年后,陈孟尧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对马远只有佩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真狂少

权掌天下

永恒之门柳如月目录

六界三道

大唐之逍遥侯爷

富贵与旺财

永恒之门小说

六界三道

我在西游斩妖,开局爆打牛魔王

一袖朝歌

大道终劫

入于冥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