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昆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8章 考古协会的邀请,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玉昆真人,海棠搜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8章 考古协会的邀请

明星往往鸡毛蒜皮的事儿就能上热搜,引起关注。

但在官媒眼里,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罢了。

但苏哲不一样,竟然连续两次引来官媒的关注。

上一次引发霍去病扫墓潮就罢了,大家还能理解,一部影响力大的影视剧,就是有这种魔力——

如苏哲前世,《上海滩》惹得无数人学发哥穿风衣戴围巾,《霹雳舞》的引入让大陆掀起霹雳舞热潮等。

虽然很难得,但大家能够理解,一部历史剧让观众们喜欢上其中的历史人物,也算正常。

更何况,虽然是苏哲饰演的霍去病,但人物塑造不仅靠演员,还靠导演、编剧、服化道等所有剧组成员的努力。

一些人将这件事的功劳归功于《汉武帝》剧组,包括央台,也没有刻意突出苏哲,只是选了一个提到苏哲的游客,暗暗地褒奖他罢了。

但复刻史前时代的陶器?

这都不属于历史了,属于考古!

而且比起枯燥无趣的考古,这种技术复刻明显更加有趣,更让观众感兴趣。

也更有新闻爆点。

等苏哲吃完早饭,H省卫视发布了早间新闻后,各大报刊、新闻也都跟进报道。

有的直接采集网上信息,就算完成了报道,也有人向苏哲发来了采访申请,工作室整理了一部分问题,苏哲回答后,再发给各大媒体。

媒体立即以图片形式,在微博上放出采访——

【问题】你怎么想到复刻原始文明的陶器?

【回答】我正在拍摄历史科普类综艺节目《咱们穿越吧》,第一集是石器时代,想向大家展现真实的细节,就学习了一下如何复刻原始技术。

看到采访的网友们啧啧称奇:

【不愧是苏哲,太认真细致了,为了一集综艺而已,就去钻研平时完全用不到的技能。】

【主要是他太有天赋了,随便学学,就能达到顶尖水平。】

【鸡汤都是骗子!说什么努力是下限,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拼天赋的地步……胡扯,苏哲随便学学,就是我到不了的上限!】

【可能因为熬鸡汤的作者也是普通人吧。以大部分人的经验,还理解不了苏哲的天赋有多恐怖。】

【哈哈,只有我发现,苏哲悄悄给节目打广告吗?反正我被安利了,一定要看!】

【先看直播,除了烧陶外,做房子也很有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苏哲太牛了。】

第二张图片——

【问题】据我所知,国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相关烧制技术早已失传,你从哪里学到的技术?

【回答】自己在院子里研究出来的,其实先民们都能做到,我们肯定也能,只是没有了实用性,才造成了技术失传。

看到这张图片里的采访,网友们更惊讶了:

【卧槽!还不是学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尊嘟假嘟?】

【苏哲在我心中的形象,瞬间从学什么像什么的天才,变成开宗立派的宗师了!】

【其实苏哲说的有道理,现代人真想研究,原始人的技术怎么可能存在技术壁垒?只不过考古教授不会技术,烧陶工不会考古。】

【呵,说得轻巧,伱试试就知道了。这特么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刻的吗?】

【我开了个陶艺工作室,光黏土的选择,就看得我眼花缭乱,而且苏哲的技术极其精湛,造型能力极强。你别看他捏得很随意,却能完美复刻文物的外形,举重若轻,把我看跪了。】

【(才疏学浅)我作证,我是手工up主,想蹭热度发复刻视频,光跟着苏哲的手法学,都失败好多次了,难以相信他竟然在直播中一次成功。】

【这要不是直播,打死我都不信!】

【突然明白,苏哲为什么喜欢直播综艺了,他的能力太强大,如果不是直播,肯定无数黑子说是剧本,是剪辑,加了特效!】

第三张图片——

【问题】能说说复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吗?

【回答】缺乏专业工具。如果让我在专业的陶艺工作室里,我可以轻松做出,但蹲在野外,只用双手,难度太高了。

但这也让我体会到先民们筚路蓝缕的艰辛,他们就这样靠着双手,在一无所有的荒野里逐渐建设家园,让自己和家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为我们后人积累了基础。

我想,这种感受才是此次复刻最大的收获吧。文物的价值,不在表面,而在其中蕴含的精神上。

【升华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都不反感,反而很感动。】

【因为很真啊,苏哲没有乱上价值。】

【(才疏学浅)看到这才想起来,苏哲还没用专业工具。赣!看着我一屋子专业设备,再看看乱七八糟的成品,仿佛被嘲笑了。】

【哈哈哈!千万别和苏哲比,会怀疑人生的。】

【你们嘲笑之前,先点进主页啊!才疏学浅是小破站手工领域第一人!百大up主!有名的技术帝!】

【也就是说,技术帝和我们一样,都看不懂苏哲?】

这很正常,毕竟是顶级技能啊!

<div class="contentadv"> 系统奖励的顶级技能,越在小众领域,越恐怖。

因为系统并非按照行业水平评判级别,而按照客观水平。

如果在大众参与广、竞争激烈的领域,如乐器演奏、体育竞技、电子游戏、综合棋牌等,顶级高手的水平都不低于系统认定的顶级。

在这些领域里,苏哲并不能轻松称王。

但在小众领域,比如某些非遗,师徒甚至父子相传那种,全世界就十几个人会,最高水平在系统判定里,顶多高级,甚至中级都有可能。

这不是诋毁非遗传人,而是客观规律,十几个人的传承,哪怕再天才、再努力,也不可能比过几万几十万人在竞争下激发的进步。

陶艺不算小众,但原始时代的陶艺绝对算得上小众中的小众,苏哲在这个领域,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经得起任何打量。

网友们越讨论,专业人士越参与,大众越能认识到苏哲的水平。

最后,甚至引来了央台新闻频道的关注。

他们采访了原京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华夏历史博物馆馆长、华夏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史前文明的专家迟教授。

迟教授直言:

“苏老师复刻的陶器,实质上是一场与新石器时代文明的直接对话,其独特之处在于以生动的形式为考古学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卓越贡献。”

记者追问:

“以迟教授的专业判断,苏哲的复刻过程是否存在错误之处?”

迟教授不由赞叹:

“苏老师的复刻水平非常专业,也算解答了我对一些史前技术的疑惑。我本人非常欢迎苏老师来考古学会进行相关讲座。”

“讲座?”记者有些吃惊,“考古也要学具体技术吗?”

迟教授立即解释道:

“可以从技术角度,帮助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发展史。甚至如果能发现其中的传承,也对我们研究不同文化的关系有帮助。”

事实上,由于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载,考古学家能通过发掘的物品风格和技术,来判断各大文化之间是父子文化,还是兄弟文化,又或者互相影响等。

这个专访虽然没有出现在《新闻联播》里,但在新闻频道,也引起了不小轰动。

无数人涌进了苏哲在企鹅的直播间里,把企鹅直播的人乐得合不拢嘴。

和苏哲签约,果然是他们做的最好选择。

不仅观众多,逼格也高!这不比女主播擦边、游戏主播开挂更有正面作用?!

这四千万太值了!光这件事带来的股票上涨,就不知道多少个四千万了!

苏哲通过屏幕,看到突然暴涨的弹幕数量,弄明白原委后,连忙谦逊道:

“迟教授谬赞了,但如果有我能帮忙的,小苏绝无二话。”

【别自称小苏啦,迟教授都叫你苏老师!】

【迟教授可不是礼貌称呼,他真的觉得苏哲在技术领域上,能称得上老师。】

【第一次觉得,娱乐圈有人能配得上“老师”二字。】

苏哲不好说什么,只好微笑,然后转移话题:

“讲座就算了,怕被喷。但我会整理一下研究出来的技术,发给考古协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柳禾珞坐在他身旁,小心翼翼地照料着正在烧水的大汶口白陶鬶,羡慕地看向弹幕。

她不羡慕苏哲的人气和粉丝,因为她也有,哪怕少一些;

但她真的好羡慕这种从专家到大众的认可,因为她真没有,从来没有。

虽然她大大咧咧,心理素质十分强大,但从出道起,就被当做没有实力的代表,受到无数嘲笑,导致晚上YY时,都是这种万众赞誉的梦。

但在她最大胆的梦里,都不敢出现苏哲这种——

顶级教授赞美,大众惊叹,央台报道?

想都不敢想!

而明明在五年前,苏哲还和她一样,受到同样的舆论批评。

如果说世界上谁对苏哲的经历最有代入感,那一定是她柳禾珞。

她正幻想得出神,突然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扭头一看,发现白陶鬶里的水沸腾了,吓得发出尖叫:

“啊!水烧开了!”

苏哲被吓了一跳,奇怪地扭头看向她:

“水烧开有什么奇怪的?”

“不会烧坏吧?”柳禾珞很紧张,生怕把白陶鬶烧坏了,自己被观众骂死,说她破坏“文物”。

苏哲无奈道:

“鬶(gui),三足釜也,有柄可持,细颈如鸟,方便倒水。这本来就是用来烧水的,三足中间正好点火,怎么可能烧坏?”

柳禾珞虽然长相甜美,但在综艺节目中的风格向来是泥石流,但不知为何,在苏哲面前不由撒娇道:

“我怕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圣徒之幻卡

悠悠散人

诸神小弟

湿晴天

带刀控卫

快剑江湖

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

云吞铺

高手下山:从征服女总裁开始

雷火剑

带着商城穿七零

肆木木